关于我们

阳光创译 | 【员工风采】进入翻译界,开阔大视野 --浅谈翻译工作的意义

作者:李应登浏览数:204 
文章附图
个人简介:李应登,笔名本思,北京阳光创译语言翻译有限公司全职译员,出生于1986年,安徽临泉人,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英语专业,现居北京,从事英语翻译工作。译著有《爱屋及邬》(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)、《邬达克从班斯卡·比斯特里察到世界》(斯洛伐克班斯卡·比斯特里察国立科学图书馆主编)等,并翻译《开天辟地-中华创世神话组歌》歌词。

喜欢英汉双语诗歌创作翻译,用英文传达中国文化与审美意趣,以最为简短的英文十六字令(Sixteen Syllables)为代表,诗歌作品《雨夜》、《脚步》曾荣获上海市民诗歌节优秀奖。歌词译文《甜蜜蜜》(My Sweetie)与王维诗《鹿柴》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。目前已创作有一百多首歌词,其中《徘徊》、《是否和我一样》、《八音盒》、《诉说》、《走过》由歌手音书演唱,已发布到QQ音乐、酷我音乐等平台。


六月份已经过去了十几天,马上就到了毕业季。毕业之后,自然要面对的是工作。找工作,该找什么样的工作?

这些年,我一直做的是翻译工作。最近,我加入了阳光创译,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领域——矿业翻译(mining and geology translation),一边工作,一边学习。

一、 选择
翻译不是我最初的选择,连外语也不是。我喜欢的是科学和哲学,我曾经的理想是做一名科学家。直到今天仍然对此兴致勃勃,买了这方面大量的书籍,一直在看。爱好很重要,坚持自己的爱好更重要。

2007年高考撞车,我进了安徽师大的英语专业。外语类专业前两年很多的课程都是听说读,还是拿着死硬的课文一遍又一遍学习,对于我这个喜欢思考、喜欢钻研的人来说,显得有些枯燥。我在师大图书馆谋得了兼职馆员的工作机会,一到下课,就到图书馆里面去,整理书架上的书,帮同学们借还书。因为这份兼职工作,我有机会接触到各个门类的知识,哲学、历史、文学、艺术、物理、化学等。

为此,我写了一副对联:学贯古今道,读通中外书。读书开阔视野,让人看得更高更远。

微信图片_20200612085503.png

安徽师大校园风光

很快就到了2010年、2011年,大家都去忙着找工作、考研。找工作并不顺利,教师岗位有很多人蜂拥而上。在安徽地区,外语类工作除了英语老师,也几乎没有其他的选择。我也做了其他的考虑,首选的是国际商务,而我又不是经济类专业出身的,没有优势。其次是国际学术文化交流的工作,这个比较虚,那时候根本看不到这样的机会。第三才是翻译,翻译难度太高,我可能并不擅长。最后,才是去当老师,给中小学生上课。

找工作期间,我犹犹豫豫,迷迷茫茫,加上一些不太开心的事儿,消极地过了很多天。反正也没事儿干,就联系自己的同学,问他们需不需要帮忙。有一个同学正好考研,需要翻译国外的论文。我跟他沟通一下,就爽快地答应。他发过来的内容,正是我比较熟悉的物理学方面的。我一看就兴奋起来,很快摸清了思路,把论文翻译出来。翻译完之后,我还针对论文的内容做了小结和点评。他对我做翻译和总结非常满意,建议我从事翻译工作。于是,我决定将来有机会要做翻译。

很快,我应聘上了芜湖一所中学的英语教师一职。工作一个星期后,我们开了一次会,会上领导发言说:“三年不许考编,三年不许考研。”听完这句话,我不想呆了。我的未来不能这么局限,一辈子没有什么发展。于是,我去了上海的招聘会,正好有企业在招聘翻译。我跟面试官好好谈了一下,就应聘上了。因为有良好的理工科知识储备,我顺利地做起了翻译。
就这样,我开始自己的翻译生涯。

二、突破
后来,我发现做好翻译并不是那么容易。很多时候,会有突发的任务,夜以继日地赶任务,几个小时不停地说,口干舌燥,头晕目眩。一开始,不会安排时间,缺乏处理技巧,出了很多问题。我又一次感到很压抑,以后就会这样吗?一直这样下去,再做翻译也没有意义了。我是不是不适合做翻译啊。或者说,这是个错误的选择。翻译是不是没有发展空间了。很多很多的忧虑,缭绕心头。

面对困境,我又一次想到了朋友。我开始向同行前辈请教,打电话问了很多问题。我说,“翻译是带着镣铐跳舞,而我喜欢创作的,喜欢自由地舞蹈。这是不是很冲突啊?”前辈说:“既然能带着镣铐跳舞,没有了镣铐,肯定会跳得更好啊。”一两句玩笑,打消了我的忧虑。前辈也给了我很多很好的建议。我打算请她吃个饭。结果这顿饭还没吃,她就给我提供一次更好的工作机会,我成了她的同事。

此后,有工作的时候,我努力工作。没有工作的时候,我就去观摩翻译同行做的口译,在日记中做做总结。同时,给自己增加听说的练习,坚持录音频日志。就这样,口译水平慢慢就上去了。后来,有时候甚至面对很多的人一天做九个多小时的口译。

进入翻译界,我锻炼了自己,突破了自己。

三、 发展
201410月份,在陆家嘴草地诗会认识了美国朋友Tom。一两个月后,让我没有想到的是,他不要任何回报,把我的诗歌《风雨歌》译成了典雅的英译本Ode to Wind and Rain。他还邀请我参加了他的译站(United Verses)诗会。诗会活动很多国家的人参与,对增进各个国家的友谊有很大的好处。因此,环球时报特意做了报道。上大学的时候梦寐以求的中英文诗会,今天达到了。我欣喜若狂。

进入翻译界,让我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2016年下半年,我做了一个艺术领域书籍翻译的项目。读书,是我喜欢的。翻译书籍,自然也是我喜欢的。而且我非常喜欢艺术,翻译起来得心应手。这个项目正是同学主动牵线搭桥,给我介绍的。译文在远东出版社顺利出版,得到了客户和社会的赞许,不少媒体报道了我们这本书。
这些年,同时跟文学圈有密切的交流互动。我开始翻译文友的作品,他们也将我的作品推上更大的舞台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提高了自己的翻译能力。我的现代诗在上海市民诗歌节获奖。我翻译的古诗《鹿柴》(唐·王维)和《甜蜜蜜》(歌词,庄奴作词)刊登在了人民日报海外版。因为歌词翻译,我得以结识音乐届前辈。在他们的引领和指导下,我开始创作歌词,去年至今已经有多首作品被歌手演唱,发到了各个音乐平台。

进入翻译界,我走上了更大的舞台,接触到了更多的领域,有机会全面发展自己。进入翻译界,开阔大视野。这是我这些年从事翻译的感悟。
四、 期待
我一直希望能够将兴趣与工作结合起来,这样才不至于乏味。我期待将自己的所学付诸实践,一展所长。我喜欢哲学和科学,一直关注这两个领域。既然不能做这方面的研究,从事这方面的翻译也是不错的选择。这些年对矿业地质这门科学也有所了解,经常阅读阳光创译刊发的矿业领域文章。看到阳光创译的文章,我觉得这家公司严谨、认真、专业,很有科学态度。因此,我选择加入了这家公司。

阳光创译成立于20082月,一直在矿业翻译领域深耕发展。我们鼓励学习,注重企业文化建设,给员工提供平台,让他们发挥各个方面的潜能,有助于新人成长。矿业讲究的是钻研,钻进去才能获得地下的宝藏。

欢迎热爱学习,喜欢钻研,有志于翻译工作的小伙伴们加入我们,和我们一起成长,开创翻译的阳光未来。
笔者翻译作品案例:

诗词英译

2.png

3.png

4.png

阳光创译的核心定位已经由最初的“阳光创译=矿业翻译”——中国地质矿业翻译领军品牌逐渐延伸扩展成“阳光创译=中国国际矿业服务大平台”,涵盖矿业翻译、矿业会展、矿业咨询、矿业猎头、“一带一路”矿业商会、矿业媒体等国际矿业服务板块。

打造中国地质矿业翻译领军品牌。

会员登录
登录
留言
回到顶部